商务新闻网山西讯 银灰色无人机掠过襄汾麦田,黑色巡检机穿梭霍州煤电矿区,彩色表演机点亮壶口瀑布夜空……在山西临汾,这座传统资源型城市正以低空经济为突破口,上演着一场产业变革的精彩蝶变。
顶层设计领航,擘画产业发展蓝图
近年来,临汾市抢抓国家低空经济战略机遇,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,以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布局。2024 – 2025年间,市委、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板块,在基础设施建设、政企合作、场景开发等领域持续发力。
临汾市委书记李云峰强调,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代表,是产业发展新赛道、经济增长新引擎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王延峰表示,临汾提前谋划、积极布局,加速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与场景完善,助力低空经济“乘势起飞”。
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:按照“打造平台、建设园区、创新模式、创设规则”思路,启动临汾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,建成A类飞行服务站,推进吉县、乡宁等通航机场建设,培育低空旅游、航空摄影等多元业态,丰富城市安全、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,全力打造“低空之城”。
临汾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崔玲玲介绍,市促投系统积极落实市委、市政府部署,成功吸引多焱控股集团、山西龙城飞鹰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头部企业落地。多焱控股集团董事长贺焱表示,临汾的发展潜力与诚意,以及“管家式”服务,让企业坚定扎根信心。
多元场景落地,推动产业深度融合
临汾市创新提出“4 + N”发展思路,聚焦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等四大领域,培育N个小型双创企业,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深度融合。

在文旅领域,“低空 + 文旅”模式成效显著。游客可从空中俯瞰吉县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、洪洞飞虹塔与大槐树的古韵风情、永和黄河乾坤湾的壮美景观等,开启低空文旅融合新业态。
物流配送方面,临汾市率先开展无人机物流“村村通”试点。安泽县开通首条无人机村村通物流航线,8公里山路的快递配送时间从传统方式的数小时缩短至6分钟,有效破解农村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
在林业防护领域,翼城县林业局启用8架巡防无人机,实现森林山地实时监控。一旦出现异常,无人机立即回传信息,智慧大屏幕频闪预警,护林员和消防站队员同步接收通知,大幅提升森林防火智能化水平。
此外,临汾民航机场与上海桥枫航空合作,探索“低空 + 应急救援”“低空 + 教育培训”等场景,打造示范标杆工程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。
创新发展模式,构建产业生态体系
临汾市以“空地一体化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基础设施互联、全产业链布局、文旅深度融合及产业生态构建,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路径。
在基础设施建设上,建成洪洞广胜寺、吉县壶口瀑布等景区飞行基地,贯通沿黄、沿汾、沿太岳三大通航网络。晋南A类飞行服务站即将落成,临汾民航机场新增通航机位与停机库,形成“基地 – 服务站 – 机场”三级保障体系。
产业布局方面,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全产业链低空经济产业园,涵盖飞行器制造、装备维修、飞行培训等多元功能,全力打造山西低空经济示范区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(彬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