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新闻网讯 今年,广东、天津、福建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成立十周年。在4月18日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,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孟华婷介绍,十年来,三大自贸试验区紧扣制度创新核心,践行可复制可推广要求,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,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分别累计复制推广140余项、1200余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,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引领区、高能级现代产业的集聚区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示范区。

广东自贸试验区
制度创新与开放发展成果斐然
十年来,三大自贸试验区牢记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破题探路”使命,在多领域实现突破:首创性、集成式改革成效显著,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;深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落地;因地制宜培育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高端产业集群;结合区位优势开展差别化探索,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示范样本。
从经济数据看,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约1100亿元攀升至2024年约7400亿元,年均增速超24%;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13.8万户,达挂牌前的8.8倍;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全市1%的土地,贡献超40%的实际使用外资,年均实际使用外资超20亿美元。此外,跨境电商出口退货“一站式”监管新模式、国际海关AEO互认制度等140余项国家层面复制推广成果,为行业发展提供“自贸方案”。

天津自贸试验区
三大自贸试验区在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中扮演关键角色:探索全面深化改革新路径,提升改革系统性集成性;对接国际规则先行先试,推动开放向制度型转变;创新政府管理模式,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聚焦产业优势激发发展动能。
三大举措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

福建自贸试验区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对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作出部署。商务部将从三方面发力:
更大力度推进自主开放:深化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,总结评估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并复制推广,深入对接CPTPP、DEPA等规则开展制度型开放试验;扩大电信、医疗等重点领域开放试点,落实负面清单,鼓励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创新。
更大力度推进差别化探索:加强分类指导,扩大对广东、天津、福建等自贸试验区改革授权,支持围绕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;强化对中西部和沿边自贸试验区政策赋能,发挥其服务国家战略作用。
更大力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:加快总结提炼并复制推广新一批制度创新成果,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经验的示范引领效能 ,推动改革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。(彬彬)